钢厂有的开始检修 但钢市却不怎么样

 

钢厂采购心态逐渐转变,加之铁矿石港口库存开始回升,整体铁矿石贸易市场信心受到重挫,出现前期所预期的补跌行情。61.5% PB粉外盘报价由4月末的是133美元下降至110美元,跌幅达17.3%,同期港口现货价格下降14.9%至800元/湿吨,唐山地区66%铁精粉干基含税价格为990元/吨,较4月末跌10%,逼近2012年低点(940元/吨)。

至此,国内钢材及原燃料市场连续三个月下降,主要钢材品种累计降幅多超过15%甚至20%,上游铁矿石累计跌幅则超过25%甚至30%,部分重点城市品种逼近甚至击穿去年低点。

钢厂成品库存下降缓慢

由于钢材市场长时间跌跌不休,而钢厂订货价格相对滞后于市场,令倒挂现象迟迟得不到缓解,钢厂成品材库存也因此未能得到有效消化。据统计,5月中旬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钢材库存为1368万吨,旬环比增加59万吨,虽较3月末的1483万吨有所下降了7.8%,但降幅有限,且仍明显高于上年同期的941万吨,处于较高水平,一定程度上令钢厂承压。

盈利恶化 钢厂检修增多

随着钢价不断下移,钢厂订货价格不得不一再下调,部分钢厂累计降幅达到850元/吨,盈利状随之进一步恶化,重点大中型钢厂4月份利润仅1.53亿元,预计5月份数据将由正转负。为此,部分钢厂被迫选择检修,且较前期呈现增加态势。据中国联合钢铁网统计,截止5月31日,全国共有11座高炉已确定停炉或检修,影响铁水产量约110万吨。轧线方面棒线材和热轧产线检修较多,其中有6条棒材线检修,影响产量41万吨,4条热轧生产线检修,影响产量58万吨。与此同时,部分钢厂则采取降低高炉利用系数等方式进行隐性减产。

笔者对比分析发现,当前钢厂检修动态与2012年7月末相似,即钢厂由满负荷生产转向开始减产,未来检修是否进一步扩大范围仍需观察。且据了解,只有当检修持续一段时间之后,粗钢产量才会出现实质性下降,如去年7月末钢厂检修开始增多,粗钢产量自8月中旬开始下降。另外,只有当钢厂检修减产持续至少一个月左右且粗钢产量确实下降,市场才有出现转机的可能。很显然,当前钢厂检修刚有苗头,暂不具备令钢市转折的条件或基础。

总体来看,国内钢材市场自2月中旬末以来已持续下跌3个月,累计跌幅也较为可观,但基于宏观政策面偏弱的大背景,且钢厂检修刚刚开始,由之前的满负荷生产转向开始减产,影响产量较为有限,钢材市场也因此尚不具备反转的基础或条件。

编者: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