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不锈钢管对原材料采取低库存极端策略

 

    创下金融危机以来的五年新低,已经和金融危机爆发后的后价格相当,10月15日,官方统计的进口铁矿石到岸价格82美元/吨,比年初下降40%,与2011年9月初178美元/吨的价格高点相比,下跌54%。

    澳洲矿独大,铁矿石供给集中程度高。我国铁矿石消费依赖进口程度进一步提高,从2002年的50%攀升至2013年的60%,随着铁矿石进口量再创历史新高,2014年1-6月份,铁矿石进口量4.57亿吨,对外依存度已达63.6%,较2013年全年水平上升3.6个百分点。

    加上海运费用,澳大利亚铁矿石到我国港口的成本在45-65美元/吨。凭借低成本,澳洲矿商产量大幅释放,2014年上半年,澳大利亚三大矿业公司(力拓、必和必拓、FMG公司)铁矿石产量累计2.89亿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6.8%,比2009年上半年大幅增长96%。

    截止到10月上旬,重点山东不锈钢管钢厂钢材库存仍然高达1568.9万吨,较正常库存水平高出近300万吨,亦较去年同期高218.9万吨,随着冬季的邻近,企业去库存回笼资金的需求将有所增加,在这个过程中也有可能主动减产以降低成品材库存压力。再考虑到11月初河北等地有可能面临的APEC会议期间减产政令,如果供应逐渐缩减的预期得到证实,那么原材料市场的压力将显著走高。

    在这种背景下,钢厂对原材料采取随用随买的极端低库存战略,铁矿石作为直接原料成本占比60%以上的原料,当然更是钢厂采购部门监控的重要对象,在下游终端消费尚未看到明显转机、钢厂对铁矿石市场仍不看好的情况下,企业仍将以低原料库存策略为主。最后,考虑到钢铁行业仍然是重点监管和调控的行业之一,融资借贷成本与其他行业相比也仍然偏高,资金方面的压力也限制了企业的各项采购活动。因此,采购和储备的空间将很难与往年相比,市场仍将保持对冬储的低预期。

    铁矿石期货的贴水结构实际上反映的是市场对未来铁矿石价格的预期,期货贴水于现货代表着市场相对看空未来的矿石价格,这种结构自铁矿石期货之前就已经形成,并且随着国际铁矿石供应量的继续增加,以及中国钢铁产量增速的下降,未来国际铁矿石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已经基本形成,期货价格继续贴水于现货也符合常理。特别是在山东不锈钢管市场对2014年四季度和2015年一季度国外矿山增产仍有预期的情况下,中长期铁矿石期货的贴水格局都将持续,只是幅度大小的问题。

    山西、辽宁地区的铁矿石生产成本(不含税)主流在90-110美元之间。此外,铁矿石企业还要承担一定的税赋,2014年1季度,中钢协公布我国铁矿山企业税费负担率平均为21%,最高达30%,税费项目有20多项。据测算,国内铁精粉(成品)每吨应缴税额在150-190元/吨,折合20美元/吨以上,由此,当铁矿石市场销售价格低于100美元/吨,我国矿山大部分开始亏损,将出现开采停工。作为资源性产品,全球铁矿石市场价格由开采费用最高的铁矿石成本所决定的。

    受制于中国房地产行业长达10个月的调整,钢铁行业消费占比最大的建筑钢材需求的市场信心受到重挫,加之此前两年钢贸行业已经连续洗牌,钢材终端需求和贸易环节的双双走弱对市场信心形成了极大影响,钢铁行业相关的大宗商品现货价格均创下今年低点,期货价格也多次刷新上市以来的新低。

    从国内大中型钢厂进口铁矿石平均库存可用天数的变动情况来看,2011年到2013年,每年10月份到春节期间,平均库存可用天数分别增加2天、18天和8天,其中2011年由于四季度整体平均库存可用天数处于30天以上的较高水平,因此补库力度相对较小。由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每年市场对于原材料冬储的预期并不是空穴来风的,但也正是由于过去三年都多多少少进行了冬储,而2014年全球铁矿石市场的供需格局又发生了实质性变化,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市场,以判断今年是否会出现大幅补库的情况。

    山东不锈钢管钢价反而跟着铁矿石价格波动,国庆节后,铁矿石现货市场成交异常活跃,船货成交也连续放量,大连铁矿石期货甚至一度收于涨停板,普氏指数最高亦涨至83.75美元/吨,创近一个月高点,市场氛围持续回暖。这其实也关系到对后期钢价走势的判断,下面笔者结合市场最新变化,为大家做些简要的分析。期望能对大家把握当前的市场形势变化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