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在淡季被放大

 

特别是线螺等建筑钢材资源热门规格缺货现象十分严重;尽管在行政限产结束后,沙钢、中天等主流钢厂全力生产,仍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多数订单只能打折安排,该类品种给市场传递严峻的供不应求消息。

特别是APEC会议结束后,现货市场资源紧缺加剧,终端采购无门,钢价却不涨反跌,这究竟又是为何?同比上月及去年同期分别减少133.5万吨、367万吨。另一方面由于此前APEC会议禁运导致钢厂资源发货延迟;并不是终端需求在淡季大放异彩所致。

行政限产结束后,多数钢厂的集中检修预计还得维持到12月份,加上年底环保限产也在发力。至少在短期内,钢厂实际产量是偏低的,同时其内部库存也在持续下降后降至年内低点,压力不大。商家逼价底气也偏弱。不过鉴于季节性淡季特征日益明显,钢厂当前吨钢利润尚可,因此多数钢厂在年末制定调价政策多会继续想市场倾斜让利为主;但肯定不会受到来自市场部分恶意砸价影响。

整体钢市阶段性供强需弱格局会更加的明显,钢价走弱大格局不会改变;现货市场投机主动砸价行为需谨慎,一旦上游钢厂新一轮调价政策不如预期,担心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还是谨慎为好。

国内钢材价格也是结束此前的APEC会议的短暂刺激反弹行情,重归跌势;会议结束至今,主流品种、特别是线螺等建筑钢材价格累计下跌接近100元。从市场了解,多数商家仍看跌后市,降价出货依旧是当前主流操作。

反而可以通过降价行动,整体拉低市场价格水平,倒逼钢厂在出厂价上面让利。所以市场会出现更为怪异的一幕,没货的商家不断下调报价、少部分有货的商家,却是拉高价格成交,然量少难以撬动大趋势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