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供应主流释放

 

    全年总产量将从去年的10亿吨增加到10.8亿吨。四大矿山只需维持去年四季度的开工率,就可达到目标。导致矿山单位利润萎缩,对于四大矿山而言,只有扩产才能保证较高的产能利用率,才能减少利润的流失。
  力拓和必和必拓的成本在36—37美元/吨,淡水河谷的成本在38—39美元/吨,而FMG成本最高,在54—55美元/吨。
  力拓产能在3.2亿—3.3亿吨,年化3.6亿吨产能的基建将在今年上半年全部完工;必和必拓产能在2.7亿吨;淡水河谷产能在3.6亿吨,下半年将达到3.9亿—4.0亿吨;FMG产能相对平稳,维持在1.7亿—1.8亿吨。在产能允许的情况下,四大矿山无疑会尽可能增加产量及销量,以增加总利润。
  今年四大矿山实际产量可能达到1.2亿吨,总产量达到11.2亿吨,释放到我国的量在1亿—1.1亿吨。其他矿山都有提前到3月增产的计划。其中,淡水河谷和FMG由于前期销售较差,各有700万—800万吨的库存堆积,需在节后尽快销售。按照过去两年四大矿山每月发货量及销量情况,可以推测出未来每个月四大矿山将释放到市场上的产量。
  今年二季度末四大矿山扩建结束,三季度开始投产并陆续达产,而产量上的体现要顺延一段时间。换句话说,四季度四大矿山产量将再次增加,届时,将填补二、三季度因非主流矿山减产停产带来的阶段性供应缺口。
  我国从巴西和澳大利亚进口的铁矿石共计7.2亿吨,全年同比增长1.5亿吨。另外,我国从其他国家进口的铁矿石共计2.1亿吨,全年同比减少3400万吨。铁矿石价格连续下跌,导致国外非主流矿山出现一定程度的减产。但进入7月,高成本矿退出结束,剩余矿山产量平稳,我国对非主流矿的进口也较平稳。
  CFR成本在55—60美元/吨的非主流矿山年化产能在4500万—5000万吨,且主要集中在东南亚、非洲及南美地区。CFR成本在50—55美元/吨的非主流矿山年化产能高达7000万—8000万,主要是非洲大部、南美(除巴西)全部以及澳洲的非主流矿山,甚至包括FMG。
  非主流矿山年化供应萎缩量将大大超过四大矿山增产量,届时,铁矿石国际市场供需失衡,其价格将再次反弹。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今年铁矿石价格长时间维持在55美元/吨以下的可能性较小。